特色種植鋪富路
更新時間: 2020-01-06 09:04
“104國道穿村而過,為我們農產品走出去提供了便利。江淮分水嶺的黃泥沙土地非常適合種植耐旱的紅薯、花生、甜葉菊等農作物,特殊的地理優勢為我們農業產業結構調整、發展特色農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。”近日,在明光市明光街道卞莊村紅薯種植基地里,橡樹陳紅薯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文祥向筆者介紹家鄉的產業優勢。
筆者在種植基地現場看到,打秧機將一壟壟紅薯條打掉,刨薯機將生長在壟里的紅薯挖出,十余名務工農民再將紅薯裝包轉運、儲藏,機聲、歡笑聲交織一起,在希望的田野里響起。
“種植紅薯效益高。2018年,我試種了70畝‘煙暑25號’,因品種好,僅在滁州市扶貧名特優農產品展示展銷會上就賣出了1萬多斤,收入2.5萬余元。我家4戶鄰居看到種植效益高,就自發和我組成專業合作社。去年,紅薯種植面積提高到470多畝。”張文祥告訴筆者。
“在我們家鄉,一年種植兩茬紅薯,畝均產值1萬元左右。由于產品口感好、品種優,不僅能生食,烘烤后的紅薯已成為大眾舌尖上的美味,深受廣大群眾喜愛。”據張文祥介紹,他們生產的紅薯已實現線上線下交易,產品銷往南京、上海、杭州、嘉興等地。
富裕起來的張文祥,沒有忘記老鄉。“我先后幫扶了曹根豹、萬心林、胡從兵等5戶貧困戶,免費向他們提供種苗、指導田間管理、病蟲害防治、產品回收,并且優先提供就業機會讓他們在合作社里務工,增加他們的經濟收入。”張文祥說。
“合作社免費給我提供了1畝多地的種苗,街道還給予了500元種植補貼。”貧困戶曹根豹對政府和好心的鄉鄰給予的幫助十分感激。
最新新聞
- 04-10· 購銷清淡 蛋價低位震蕩
- 01-06· 特色種植鋪富路
- 12-09· 2019年全國糧食生產實現豐收
- 11-22· 農業景氣總體平穩有望回升
- 11-11· “雙十一”,濟寧泗水甘薯走上萬家餐桌
- 11-05· 西瓜地里的紅薯豐收了
- 10-29· 山東乳山:大姜收獲忙
- 10-22· 青島市兩個農產品生產基地獲粵港澳大灣區“菜籃子”生產基地認證
- 10-15· 農業農村部:全國各類扶貧產業基地已超10萬個

熱點新聞
- 06-01· 袁隆平團隊在沙漠種植水稻初獲成功
- 04-13· 農業升級才是對糧食安全最好的保護
- 03-31· 協調統籌,激發農業新活力
- 02-09· 中央財政完善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制度
- 02-08· 聚焦一號文件:促進農民增收提出哪些"新動能"
- 02-08·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怎么做,習近平這樣說
- 03-10· 兩會聚焦農村保險 農資農具品質保證險將上線
- 03-07· “需求拉動”指導農業保險改革新路
- 03-03· “云上貴州”:“三農”無偏遠,脫貧零距離